史威登堡神学著作
173.除了其它事外,这个星球的灵人还提到,他们的来访者,就是前面所说的修道士,还竭力劝服他们住在一个社群里,而不是分开单独居住。因为灵人和天使如在世时那样居住并形成社群。在来世,那些在世时住在社群里的人仍住在社群里;而那些分成家庭和家族的人则仍分开居住。这些灵人在自己的星球作为世人生活时,就分成家庭与家庭、家族与家族,因而分成民族与民族单独居住。所以,他们不知道什么叫住在一个社群里。当他们被告知,这些来访者企图劝他们住在社群里,是为了统治并控制他们,因为这是来访者能使他们臣服并将其沦为奴隶的唯一方式时,他们回答说,他们完全不知道统治和控制是什么意思。他们一想到统治和控制,就会逃跑,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向我显明:他们当中的一个在陪我们返回时,我向他展示我所居住的城市,谁知他一看见就逃跑了,再也没有出现过。
10578.“又说,你不能看见我的面”表教会、敬拜和圣言的内层神性事物不能向以色列民族透露。这从“耶和华的面”和“看见”它们的含义清楚可知:“耶和华的面”是指教会、敬拜和圣言的内层神性事物(参看10567, 10568节);“看见”它们是指透露它们。这些内层神性事物不可能透露给以色列民族,这一点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:耶和华的话是向摩西说的,而摩西在此代表以色列民族的首领(10556节)。“耶和华的面”表示圣言、教会和敬拜的内层神性事物,这一点也可从以下事实明显看出来:“耶和华的面”和“耶和华的荣耀”具有相同的含义,因为摩西说“求你使我看见你的荣耀”,而耶和华说“你不能看见我的面”;而“耶和华的荣耀”表示圣言、教会和敬拜的内层神性事物(可参看10574节)。
这一切的情形从前面的频繁说明可以看出来,即:以色列民族根本不能看见敬拜、教会和圣言的内层事物,因为他们的兴趣在于与内在之物分离的外在事物,因此他们也不能看见“耶和华的面”。但那些兴趣在于并未与内在之物分离的外在事物之人都能看见圣言、教会和敬拜的内层事物,因此能看见“耶和华的面”。由此可推知,那些处于对主之爱的人,以及那些处于对邻之仁的人能看见它们;因为对主之爱和对邻之仁打开内在人,当内在人打开时,就其内层而言,人就在主所在的天上天使当中。
但必须在此简要说明什么叫对主之爱,或说什么叫爱主。人若以为他可以爱主,却不照主的诫命生活,就大错特错了,因为照主的诫命生活就是爱主。这些诫命就是从主所获得,因而拥有主在里面的真理。因此,这些诫命被爱,也就是一个人出于爱照它们生活到何等程度,主就在何等程度上被爱。原因在于,主爱人,并出于爱渴望他永远蒙福;若不照着祂的诫命生活,没有人能蒙福。因为一个人通过这些诫命重生,并变得属灵,以这种方式被提升到天堂。但爱主却不照祂的诫命生活并不是爱祂,因为这时,此人没有主能流入并将他提升到自己这里的任何东西在自己里面。他就像一个空虚的器皿,因为他的信里面根本没有任何生命,他的爱里面也没有任何生命。被称为永生的天堂生命不是直接,而是间接被注入任何人。由此可见什么叫爱主,什么叫见主或祂的面,即以这种信和爱看见祂。
照主的诫命生活京是照仁与信的教义生活,这教义可见于出埃及记各章节的开头部分。主也在约翰福音中教导,情况就是这样:
有了我的诫命又遵守的,那人是爱我的。爱我的必蒙我父爱他,我也要爱他,并且要向他显现。人若爱我,就必遵守我的话,我父也必爱他,我们要到他那里去,并要在他那里作我们的住处。不爱我的人就不遵守我的话。(约翰福音14:21, 23-24)
接下来的章节将说明“耶和华的面”进一步的含义。
1691.“山”是指对自己的爱和对世界的爱,这从稍后所论述的“山”的含义清楚可知。一切邪恶和虚假都源于对自己的爱和对世界的爱,它们没有其它来源。事实上,对自己的爱和对世界的爱是属天之爱和属灵之爱的反面。它们因是反面,故是不断努力摧毁神国的属天和属灵事物的爱。对自己的爱和对世界的爱产生一切仇恨,仇恨则产生一切报复和残忍,报复和残忍又产生一切欺骗;简言之,产生一切地狱。
在圣言中,“山”表示对自己的爱和对世界的爱,这一点从以下经文清楚看出来。以赛亚书:
人高傲的眼目必降卑,人的崇高必降低。万军之耶和华的日子必临到一切骄傲高大的人,又临到一切高山和一切抬高的山冈。又临到一切高塔。(以赛亚书2:11-12, 14-15)
“高山”明显表示对自己的爱,“被举高的小冈”表示对世界的爱。
同一先知书:
一切山谷都要抬高,一切大小山冈都要削低。(以赛亚书40:4)
此处“大小山冈”也明显表示对自己的爱和对世界的爱。又:
我要使大山小冈荒废,使其上的一切草本都枯干。(以赛亚书42:15)
此处“大山”同样表示对自己的爱,“小冈”表示对世界的爱。以西结书:
众山必倾覆,陡地必塌陷,所有墙垣都必倒在地上。(以西结书38:20)
耶利米书:
看哪,你这行毁灭的山哪,就是毁灭全地的山,我与你反对。我必向你伸手,将你从岩石滚下去,使你成为烧毁的山。(耶利米书51:25)
这描述的是巴比伦和迦勒底,它们分别表示对自己的爱和对世界的爱,如前所示(1326, 1368节)。摩西之歌:
在我怒中有火燃起,要一直烧到最低的地狱,把地和地的出产都烧灭掉,连山的根基也烧着。(申命记32:22)
“山的根基”表示地狱,这一点说得很明确;它们被称为“山的根基”,是因为对自己的爱和对世界的爱在那里掌权,并来自那里。
约拿书:
诸水包围我,直至我的灵魂,深渊围住我;海草缠绕我的头。我下到山根,地的门闩永远在我上面;耶和华我的神啊,你却将我的性命从坑中拉上来。(约拿书2:5-6)
约拿在大鱼腹中时以这种预言的方式描述了主与地狱争战的试探。其它圣言经文,尤其诗篇同样如此。一个经历试探的人就在地狱之中;在地狱中根本不是地方的问题,而是状态的问题。
由于“山”和“塔”表示对自己的爱和对世界的爱,所以清楚可知,主被带到高山和殿顶表示什么,即:祂被引入试探的争战,而且是最极端的,就是反对爱自己、爱世界,也就是反对地狱的试探。大山也有正面意义,这是很常见的,在正面意义上表示属天之爱和属灵之爱,如前所示(795, 796节)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
目录章节